星期日, 7月 12, 2020

心理意識




原本,題目想放心理病、精神病什麼的。這讓我覺得有種歧視的意念,因此改了,放心理意識。

我看過好一些心理醫師的“背景”介紹。他們都有個共同點,就是,他們遭受到一些心理的刺激,而想更了解心理這塊未知領域,來了解自己。因此,他們都比較可以接受“異議”,並且可以在“正常”與“非常”之間穿梭,游刃有餘。這些心理醫師,會比其他人更有同理心。

我覺得,陷入心理障礙,卻又苦無旁人協助,自己去了解心理的知識來給自己解開心鎖,是最佳的方法。

這屏幕截圖,是我今天在YouTube觀看Psych2Go的「7 things to say to someone with depression」裡的一個留言。說得一針見血。不過,身邊許多人,不就常這麼對待別人嗎?

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。因此,我特討厭這些人的關心。給予別人所不需要的關心,都不是真關心。這些人不會了解的。他們只覺得做了驚天動地、感人肺腑的事。就像一些人寫關於愛情的時候,說的那些,以為自己談了一場自我犧牲的偉大愛情,卻不曉得這不是對方想要的。以為感動他人的戀情,其實不過在自我感動而已。

我也儘量不做這樣的人。寧願give her space, leave her alone,也不要去打擾她。每個人都有自我療傷的能力,快與慢,就看個人功力了。不過,適時給予適當的幫助,當然也不可少。不要只做那錦上添花的事,更要避做出免落井下石的事。雪中送炭的事,要量力而為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